中文名稱 |
 |
莧菜 |
英文名稱 |
Edible amaranth, Chinese Amaranth |
其他名稱 |
白莧菜、青莧菜 |
植物學名 |
Amaranthus mangostanus L. |
植物科屬 |
莧科 |
主要來源 |
原產於印度。中國自古已作為蔬菜栽培。現全國各地均有栽種。 |
#簡單介紹 |
味甘,性涼。有清熱明目、止痢、解毒、涼血、去濕、利大小便、收斂止瀉之功效。莧菜含豐富鈣質,有助強化骨骼組織結構,預防骨質疏鬆症。此外,莧菜亦富含鐵質、胡蘿蔔素、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 C等。 |
品種 |
莧菜植株形態,可分為直立型、半匍匐型和匍匐型三種。自莖部分枝,表面似圓柱形光滑,莖呈淡綠、綠、淡紅至暗紅色,葉柄極短。葉形多樣,有圓葉形、卵圓形和尖葉形。 莧菜品種亦有分為白莧和青莧:白莧的葉片呈黃綠色;青莧的葉子較綠。本品種的同屬異種植物為野莧(A. virids L.),所含營養大致相同,亦可作蔬菜食用。 |
供應季節 |
主要生產期為每年4月至10月。 |
選購方法 |
應選嫩身多葉,葉片完整,葉片色澤柔潤呈翠綠色,莖部短而肥厚且細嫩,新鮮而不枯萎。 特級莧菜之建議規格:根部洗淨,無破葉老葉蟲葉,單棵長度18~20cm。形狀良好,色澤佳(具品種固有色澤),質地脆嫩,無斷裂,無水傷,無腐爛,無病蟲害及其他傷害。 一級莧菜之建議規格:形狀正常,色澤良好,質地脆嫩,無破葉,無斷裂,無水傷,無腐爛,無病蟲害藥害及其他傷害。 二級莧菜之建議規格:同一品種,次於一級,但仍保持本品種果實的基本特徵,仍有商品價值者。 |
儲存方法 |
宜購買後盡快食用,亦可用保鮮紙封好置放於雪櫃內,保存期約為 2 至 3 天。 |
#*宜忌人群 |
宜:適宜痢疾、二便不通,患有貧血、水痘、百日咳、瘡毒之人士食用。 忌: 1, 脾胃虛弱者,經常腹瀉者應少食;因莧菜含鉀量高,腎功能不良、尿毒症者宜少食。 2, 莧菜不利於孕婦,必須注意。 |
#*食用配伍 |
宜: 1.莧菜與豬瘦肉:用於煮湯能清熱利尿、解毒透疹、益氣養胃。 2.莧菜與粳米:煮成粥可有清熱止痢作用。 3.莧菜與蝦仁:同吃能補充鈣質,尤其適合兒童食用,能助長增高。 4.莧菜與大蒜:同吃能帶來開胃、健脾、消食作用。 忌: 莧菜與鱉肉:兩者同樣性涼,同吃難以消化,容易形成腸胃積滯。 |
烹調技巧 |
食用部位為嫩莖和嫩葉。將根部切除,浸泡在清水中約 45 分鐘,把葉片張開後用流水清洗。 |
#備註事項 |
部份顧客不喜歡莧菜的味道和口感。 另有一種藜科的野生蔬菜,亦稱野莧(Acroglochin persicarioides Moq.)。 |
常用菜式 |
莧菜魚茸羮、金銀蛋浸莧菜、蒜茸炒莧菜、鮮蝦莧菜餃 |
|
^營養資料及指標 (以100克食用部分為單位) |
資料來源 |
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轄下的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|
能量(千卡路里) |
25 |
蛋白質(克) |
2.8 |
脂肪(克) |
0.3 |
飽和脂肪(克) |
N/A |
膽固醇(毫克) |
- |
碳水化合物(克) |
2.8 |
糖(克) |
N/A |
鈉(毫克) |
32.4 |
膳食纖維 (克) |
2.2 |
水份(克) |
90.2 |
|
^數據符號及營養計量單位符號縮寫說明表 |
|
^數據表中所涉及的一些符號簡列如下: |
符號 |
意義 |
- |
未測定 |
… |
未檢出 |
Tr |
微量 |
( ) |
對食物的補充說明 |
[ ] |
食物別名 |
x |
該條數據為幾種相同食物數據的均值 |
* |
數值不確定或為估計值 |
N/A |
沒有相關資料 |
|
^書中所用計量單位符號如下: |
縮寫 |
單位名稱 |
g |
克 |
mg |
毫克 |
mcg |
微克 |
|
回到頂部 |